教育科研

解观课之惑 品“学共”之味 ——江海第一小学开展“学习共同体”研讨活动

发布日期:2020-01-13   来源:江海一小   

(江海第一小学通讯员 张怡菁)为了帮助教师们深入认识学习共同体,将规则与理念更好地开展在课堂教学工作中。1028日下午,江海第一小学语文和数学教研组,围绕“学习共同体”研究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下午1315分,学校教导主任卢瑾文以“学习共同体”的方式,为全校语文教师带来一堂部编版三年级语文课《一块奶酪》。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卢老师的课堂翻转效果已经初显成效。课堂内可以看到孩子们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卢老师更是通过对课文的精准解读,直击核心问题巧妙地串联起学生复述的整个脉络,让课堂“形散神聚”。

她用温和的声音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不同见解,即使是孩子理解偏差,老师也给予充分的等待让孩子们在相互补充中逐渐进入正轨,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心的语文课堂。与此同时,数学老师陈凤则为全体数学教师带来一堂《角的度量》。课上,陈老师不断抛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探讨、自主研究,自己组织好语句来进行交流。小组同学没有回答到的点由组内的学生进行补充。通过让学生自己预习,来找到零刻度线,中心点等,通过观察及小组交流,让学生去发现量角器上的小秘密,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15点半,在语文中心组长胡晓敏的主持下,语文教师们以组室为单位,围绕“学习共同体”以及课内观察学生关键事件情况进行交流分析。

首先,卢老师就《一块奶酪》为例,剖析了统编教材三上童话单元的特点,以及学共模式下核心问题的设计,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在语文课堂内的培养,学共课堂小组安排的细节等向老师进行了阐述。随后,各组室教师们聚焦个体学生的学习事实与学习的关键事件,轮流阐述自己的发现与反思,卢老师对教师们提出的学共研究中的困惑进行了一一解答,并强调“学习共同体”的课堂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实情进行深入研究,要看到每一个孩子的生长点,要给予耐心地等待。经过研讨,教师们更加理解学共课堂中每一环节,每一操作背后的意义。

褚红辉校长全程参加了语文组的研讨,在听完交流分享后,提出自己的看法。她认为卢老师的课堂,学生自主的学习远大于教师的教授,充分体现学习共同体的特点,并结合课堂情况,对语文教师们指出几点改进方向:

1、制定好规则

2、对学生的发言不多作评价,营造安心安全的课堂

3、将学共与实情相结合,有机渗透,合理运用

4、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同一时间,数学教师们也对“学习共同体”课堂展开研讨,及时跟进课堂上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与不足。经过激烈的探讨,教师们认为学习共同体课堂需要学生自然而然地走入问题,只有学生主动地进行思考,才会对学习内容有真正的理解,也需要学生静下心来倾听问题,只有学生主动地进行参与,才会对提的问题有自己的见解。

学校骨干教师披荆斩棘,践行“学习共同体”课堂,为全校教师开辟一条学共之路。而教师们通过观课与研讨,对如何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开展与运用“学习共同体”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