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上午,“单元教学视野下的红色篇目学习”孙赤婴名教师工作室主题研讨活动在江海第一小学举行。工作室导师孙赤婴、工作室学员及江海第一小学的部分教师共同参加此次活动。本次活动还特邀上海市特级校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奉贤区教育学会会长金哲民莅临指导,江海第一小学校长褚红辉全程参与。
活动伊始,由两位小学组学员聚焦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两篇课文进行教学实践。奉贤区思言小学尹怡雯执教精读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尹老师的课堂教学充分关注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基于学生的学习起点,举一反三,梳理了三件事的关系,并层层搭建支架,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紧接着,江海第一小学卢瑾文执教略读课文《梅兰芳蓄须》,卢老师抓住课型特点,紧扣阅读提示,从学生的已有知识与技能出发,设计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维度的学习单,让学生能够拾级而上。同时她结合学校正在研究的“学习共同体”的协同学习模式,适时地引导和点拨学生,从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研讨活动中,小学组学员代表对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评析,大家结合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专家点评环节,金老师首先对两节课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充分的肯定。随后,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如对于文本概括能力的培养不是简单的相加,这个“联”字应该怎样体现?读的目的是什么?形式可以多样,读到深处。此外,金老师还提到,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研读文本,思考课文中有哪些关键词是值得考究的,教学时更要引导学生抓住这些关键词,深入研究,让课堂的语文味更浓一些。金老师的点评可谓见微知著,引导教师们在不断探索中,及时发现并弥补不足,臻于至善。
最后,工作室主持人孙赤婴老师布置了下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并提醒学员们教学时要时刻牢记新课标的要求,落实因材施教,创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在本次活动中,江海第一小学的老师以及工作室的学员们都带着各自的收获和理解,受益匪浅,坚信大家在未来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会继续钻研教材,总结方法策略,努力打造高效课堂,让教与研携手,思与辨结合,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教学相长中,实现更为优异的进步与成长。